分类:国家
论东西方世界创新能力的差异
作者:朱泽荣
 


        
为什么需要创新能力?

 

在讨论东西方世界创新能力的差异之前,需首先回答下列问题:为什么需要创新能力?

 

答案如下:

l         生存需要有饭吃;

l         生存需要不被欺负;

l         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一、生存需要有饭吃

 

假如现有人口一万,而社会资源仅够一千人生存,那会发生什么事情?

 

社会资源一定会掌握在一千个最有权势、最具暴力、最胆大、最有手段的人物手中。

 

那么另外九千人会怎样?

 

他们一定会群起向那一千人抢吃的,否则,会饿死。于是,农民起义不断发生,新的朝代不断建立。这也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不断发生农民起义、一个朝代推翻另一个朝代的真正原因。“均田地”永远是农民起义的口号,“开仓放粮”永远是政府维稳的政策,千年不变。

 

如果一个社会有创新能力,能生产出另外九千人所需要的资源,天下一定太平。

 

二、生存需要不被欺负

 

从秦、辽、元、清、八国联军至抗战,中国大面积国土无不被当时的小国占领,究其原因无不是当时军事装备落后、人员素质低下。如果具有创新能力而制造出先进的武器装备,泱泱大国何以被小国欺负。

 

三、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同样,由于不具创新能力,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一个生活品质低下的国家。

 

清朝末期,洋务运动开始办厂修路,两队考察团开始了“救国考察”活动,其中“科学救国”的口号被提了出来。

 

而在百日维新失败后反思中的梁启超则把中国强盛的希望放在了青年人身上: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为什么英系国家具有极强的创新力,而东方民族却不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
 

这是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以及文字数量导致的结果。

 

一、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是从现实的实物中产生的,原则上,每一个字都对应着一个物象。如果不看到具体物象,头脑是不会产生意识的。

 

由于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这种造字法,加上千百年来的这种文字传承,所以,我们的思维必须依赖某种物象才能展开。离开了实物,离开了现实,我们无法思维,我们是现实主义者,或叫务实主义者。

 

从历史上看,我们有极丰富的绘画艺术,包括壁画、漆画、国画、雕塑等等视觉作品,却没有任何音乐作品留世。虽然,中国有戏剧,但它们还是物象的产品-说话方式的物象,不是音乐。

 

正是这种原因,我们是一个极具模仿能力的民族,并且能模仿得出人意料,而日本是这种能力的典范。

 

二、拼音文字

 

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比如,英语有26个字母。每一个字母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完全凭空想象,无中生有,但它们的组合会产生千千万万个字,只要赋予含义即可。所以,拼音文字从一开始就具有了创造的含意-人为地赋予涵义。

 

看一看这是什么意思:A+B=C。

 

方程式。

 

看一看这是什么意思:ABC。

 

它是入门的意思。

 

三、汉字数量(参考资料

 

汉字学家统计,秦朝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个字。两汉扬雄作的《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1994年冷玉龙等著的《中华字海》,收字数达85000字。

 

使用现代技术统计,常用汉字不过3000多个,次常用汉字也不过几千个,人们常用汉字不过六七千而已。收录到《中华字海》一类字书里绝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历史上存在过而今天的书面语里已经废置不用的字。

即使是古代典籍,也大体如此,有人统计过十三经(《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为6544个字。因此,实际上人们在日常使用的汉字不过六七千而已。

 

历代日常书面语常用的不同的汉字数量一般都在三四千个,数量上并没有超过最初的文字甲骨文。

 

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社会精英大脑存储的汉字最多为七千,我们假定为一万,那么,他们使用大脑一万个存储单元。

 

四、英文单词数量(参考资料

 

英语单词的准确数量,没有正式的统计,语言学家一般认为,英语单词(不包括专用词汇、人名、地名等),大约有17万个,其中约7万个是已经或者即将废弃的,因此英语单词的大致数量是10万个

 

如果我们假定英系国家精英词汇量为十万,那么,他们使用大脑十万个存储单元。

 

五、对比

 

中英词汇量之比为1:10,因此,大脑存储量之比(或开发量之比)为1:10。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少年学习成绩好而外国成年人成绩好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东方人留学西方后比本国人更具有创新能力的原因。

 

 

返回